探索新型政策机制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也是促进城市更新的重要引擎。在改造过程中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创新,为构建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精简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上,各地积极探索。
湖北省为老旧小区改造设立审批绿色通道,按照项目投资类别、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区位情况等,分类、分级地制定“情景式”审批流程,推行网上审批。比如,对不涉及建筑主体结构变动的“低风险”老旧小区改造,可以不进行施工图设计审查。经相关部门联合审查通过的《改造方案》,可以作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办理施工许可的审批依据。允许将施工许可与工程质量监督等审批事项合并办理等。
湖南省将全省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长均压缩至19个工作日,并且已有近4000个改造项目依托工程审批系统实现了“一网通办”。
山东省青岛市将2022年计划改造的318个小区“打捆”成120个项目,统一立项、设计和施工招标,压缩了50%以上工作量。
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帮助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增效。
去年9月,重庆市云阳县上线了一个专为服务老旧小区共建共治而研发的App,有效提高了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协商议事的决策效率。居民可以通过App,全过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前期规划、过程实施和后期管理,在线看公示、读政策、作表决、提意见、收回复,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院坝会到不了、到不齐、听不清、听不全的难题,充分保障了每一位业主居民在老旧小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该App投入使用以后,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率由原来的40%提升至95%。
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安装了2万余个智慧消防终端设备。该区梅园街道九一二社区内,还新安装了高空抛物监控,并依托物联网建起了智慧书屋、智慧充电桩等,让老旧小区变成了“智慧社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贵州省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搭建起“社区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已通过智慧社区建设完成55个老旧小区的数字化改造。通过该平台,小区管理方可以实时看到房屋数量、实有车辆、周边服务、用电消防等数据。此外,党建宣传屏、政务一体机、24小时自助售药机、无人售货机、自助充电设备等智能设备的添置,也便利了居民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还需要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后续运营。
秦虹认为,通过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有利于共同维护改造成果。
例如重庆市就针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建立了专业物业管理、社区物业服务、居民自治等3种综合管理服务模式,积极引导物业服务企业走出小区、融入社区,参与基层治理。渝北区双龙湖街道将86栋老旧单体楼“抱团”成13个街区,引入专业物业服务企业实行街区制管理;渝中区探索“党建+物业”模式组建68个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初步实现老旧居住社区全覆盖……后续管理有序,让许多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报记者李贞刘少华(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港星遇袭被砍三刀急送医 砍完发现砍错了2022/09/03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