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出现雷暴天气。面对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我们除了要留意最新的天气消息外,还需掌握一些基本的应急避险策略。

什么是雷暴?简单来说,雷暴是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一种局地性强对流天气,通常发生于春季和夏季,但也可能在冬季随暴风雪发生,被称为雷雪。

雷暴天气发生时,可伴随雷击、闪电、强风和降水等。一般情况下,雷暴的持续时间不超过2小时,包括积云阶段、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

遇到雷暴天气如何避险?最好留在室内,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尽快到室内躲避。切勿进行水上运动,不在河流、溪涧和低洼地带逗留,迅速离开水面并到安全场所躲避。

尤其不要接触天线、水龙头、铁丝网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切勿站在山顶或者接近导电性能好的物体,树木或者桅杆等容易被闪电击中,也应尽量远离。
监制:张宁、李政葳制作:姚坤森资料来源:应急管理部官网、人民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志愿者开展重阳节助老活动2021/10/15
- 湖南卫视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协:将禁止武汉队注册新球员 怎么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