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杰在公路施工现场
记者,永远行走在路上。作为一名记者,就任第一书记以来,张文杰也长期在路上奔忙。在他看来,他从记者到第一书记的转变,改变的是服务方式,不变的还是服务群众。
“当时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根本没法走进去,为了打开一条致富路,让村子不再闭塞,他与相关部门多次协调,经过工作组不懈努力,终于为村里争取到一条总投资达1025万元的通村公路。历时6个月施工,2017年10月底,4个社的通村公路全部完工并联通。“现在,大家往来县城去上学、去就医、去谋生就很方便了。看到大家高兴,我的心里更高兴。”
在扶贫产业规划方面,张文杰谈到,工作组在尊重村民意愿、提高村民积极性的基础上,召开村民大会对尕日当村扶贫产业发展项目进行了多次讨论,并会同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完成了购买泽库步行街商铺、扩大旭日宾馆等实施计划,形成了可行性报告,村里126万元的到户产业金将运用到这一项目中获得收益。
在产业培育上,除了泽库县的牛羊养殖、传统服饰制作等之外,张文杰竟剑走偏门大力推进高原有机蔬菜种植。为此,他还请来了专家,手把手指导牧民科学种植有机蔬菜。“可喜的是,这块地的海拔相对较低,各项指标均适合种植,所以,当地牧民放下传统的放牧生活,开始搞起了蔬菜种植。”
如今,在这片高原无公害蔬菜种植大棚里,辣椒、西红柿、茄子、菜瓜等有机蔬菜大量产出,并卖到了宁秀乡的其他村镇。而在过去,能在高寒缺氧、早晚温差大的高原上把蔬菜养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蔬菜种植初具规模,张文杰不满足于当地市场,他还想让这些优质蔬菜走出去,销往更远的县市。为此,他又在想办法“铺路”。或许这是一条电商之路,或许这是一条爱心之路,但无论如何,这些需要更多的人士的支持。
工作中,为提升农牧民的学习条件,张文杰协调省、州、县图书馆,为新建的尕日当村牧家书屋充实了1000余册藏汉双文的报刊书籍,并达成了长期捐赠协议,为牧民群众创造了开拓视野,增强知识储备的学习条件,养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阅读习惯,营造出尕日当村读书看报的良好氛围。
“我们村共有313户1055人,贫困户为79户282人。三年来,群众的经济收入已经达到并超越了县里3532元的标准,让人欣慰。”张文杰说,村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善,今年4月,全村均已入住易地搬迁新居,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暴雨骤风天气频至 阿城区城管部门及时排险2021/08/30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