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脱贫攻坚在行动】山坳坳里紫薇花开 "造血式"脱贫为乡亲带来"百日红"
2018-07-21 12:46:04 来源:未来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焕然一新的村委大院、绿意盎然的苗圃基地……春暖花开时节,走进群山环绕中的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葛宋村,火红色的紫薇花树漫山遍野,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呈现眼前。然而一年前,这里还是无人问津的穷山沟。

  未来网(www.k618.cn中央新闻网站)贵州遵义7月19日电(记者赵楠谢青)“猪不喂了,赚不了钱!我现在每个月在苗圃工作,收入最多能到2400元,比养猪赚的多多了。”葛宋村村民李逢良一脸高兴对记者说。

  焕然一新的村委大院、绿意盎然的苗圃基地……春暖花开时节,走进群山环绕中的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葛宋村,火红色的紫薇花树漫山遍野,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呈现眼前。然而一年前,这里还是无人问津的穷山沟。

  贵州省石阡县长荣生态产业园。(未来网记者谢青摄)

  解决就业岗位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脱贫

  曾经交通闭塞,山高谷深,土地零散分布等因素制约了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国荣乡产业发展。国荣乡在2016年9月被确立为20个极贫乡镇,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在修建长荣生态产业园之前这里并没有道路,园区的村民们说他们都主要以种植苞谷为生。62岁的村民李仁昌回忆,上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他家分得的田虽然看起来还比较多,但都分散在深谷里、山脊上,收成全靠“天长眼”,一遇干旱就绝收,想吃一顿大米饭都是奢侈愿望。

  说到这里石阡县县委常委、国荣乡党委书记龚朝清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山地特性来算,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每年每亩地的产值在500斤左右。而500斤苞谷的总产值如果按其市场平均价格一块钱来计算,也就500块钱。因此国荣乡每年的总产值不超过600万元,这还是在没有计算老百姓投入的种子、肥料以及劳动力等的情况下。

  贵州省石阡县长荣生态产业园农户在种植苗木。(未来网记者谢青摄)

  村主任李正平告诉记者,以前靠着人均不到一亩的零散土地,大家勉强能维持温饱。自2017年10月国荣乡长荣生态产业园建成后,该产业园以为群众增收为目的,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脱贫,让农户进园务工有薪金,土地入股有股金,产业见效有红利。

  龚朝清提到,现在老百姓每月的收入,差不多就是过去一年的收入。另据记者了解,自2017年产业园建成以来,每天务工的民工达164人左右,每天平均发放民工工资1.4万余元,截止5月底,已发放民工工资1413800.45万元。待园区全部建成后预计可直接解决240余个就业岗位,确保国荣乡葛宋、新阳、代山3个贫困村脱贫成效有保障。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焦志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