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川”越十年:江苏对口援建后,绵竹乡村建设变“输血”为“造血”
2018-05-10 15:08:54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汪晓霞 华夏

交汇点讯5月8日至9日,记者走马十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四川德阳绵竹市,这里也是交汇点记者参与“‘川’越十年全国党报党端联合采访活动”的第三站。一个最为深刻的印象是:震后十年,重生的不仅是城市,也有乡村。
汶川大地震后,江苏对口援建绵竹,曾为绵竹乡村建设“输血”,如今,置身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当地乡村建设更变“输血”为“造血”,产生出了充沛的内生动力。
赵亚夫手把手教他们种草莓
如今他们办起“乡村振兴农民大学”

9日上午,细雨中踏访绵竹市九龙镇的“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园内果林繁茂,绿意充盈。正值草莓成熟季,大棚内的草莓也呈现出最动人的模样。
2009年由江苏援建而成的农业园共236亩,是一处推广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最初由镇江农科所所长赵亚夫等农技专家前来指导并帮助发展,园内种植草莓、葡萄、梨、水蜜桃,同时生态养鸡、养猪、养鱼,形成了有机的生态农业链条。

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园长谭少华说,地震前自己种了20多亩果树。村里地震受灾严重,房子基本都倒了,自己种的果林也毁了一些。地震以后江苏援建农业项目选在这儿,自己家的果林也纳入了示范园。“建园之初,赵亚夫和他的徒弟王柏生来到这儿,手把手教我们种草莓。他们告诉我们苗应该怎么引、怎么管理,教得很耐心,我们不会的就问,直到把我们教会为止。赵亚夫身体不是太好,但是他来的时候,还是亲自下田,拿起锄头,跟我们一起干活。”

谭少华说,示范园确实起到了示范作用,从江苏引进的草莓、葡萄品种都向外推广,现在草莓基本上都卖到几万元一亩。“江苏三年援建任务完成之后,还给我们留下联系电话,有时候我们不懂就直接打电话求助。”
责任编辑:迟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平房区安全快速推进全民核酸检测工作2021/09/23
- 采访被问未来婚姻生活计划 谢霆锋:我不会结婚2021/09/24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