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想人,心里难受"
在王俊老人20多年的守墓生涯中,老伴儿孙广英一直陪在他身边。"人想人,心里难受。"对于王俊的心情,83岁的孙广英感同身受,她理解他,更心疼他。
孙广英回忆,住在烈士墓旁的一段时间,她经常看着老伴儿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时不时地还会自言自语。"有一次,我半夜醒了找不着他,冲出去到处找,看见他从烈士墓旁边走出来……还有一次,他不小心跌倒,膝盖受伤了,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才见好。"孙广英说,每每想起老伴儿为守墓所受的苦,她就心疼得想哭。老人说着说着,便开始抹眼泪。
"一开始不知道他是义务守墓"
大兴沟村村书记孙建波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还在上学时,王俊老人就开始在大兴沟烈士陵园为烈士们守陵。"每年清明节,周边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扫墓,他会给学生们讲一些战斗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让孩子们要好好学习。"
孙建波说,在当大兴沟村书记之前,他一度认为守墓是王俊的工作。直到当了书记,跟老人聊天后才知道,王俊做这些完全是义务的,守墓多年从没向政府和民政部门要过一分钱,平时的生活开支也都是自己掏的腰包,"只有一次,他开口向村里借过一次修剪树木的工具,我让村里专门买了一把锯子和修树用的剪刀给他。"
跟孙建波一样,村里的村民一开始也不知道王俊是在义务守墓。"村里人谈起这件事都很佩服他。"孙建波说。
烈士陵园修葺一新,成为德育基地
从烈士陵园搬回家后,王俊夫妇和儿子、儿媳一起,住在老旧的自建楼房里,距离陵园大约二里路。王俊还是忍不住每天要去烈士陵园。有时候,早晨8点,儿子、儿媳上班之前,会骑电动车载着他到烈士陵园去;有时候,他吃过饭会自己走过去,打扫过卫生后,一个人围着烈士的坟茔转好几圈,然后坐在台阶上久久凝视着纪念碑……
现在,大兴沟烈士陵园被修葺得焕然一新,圆形的烈士坟墓前竖起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两侧,一边是几百棵苍翠的柏树,一边是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室的墙壁上悬挂着牺牲烈士的遗像和生平介绍,以及关于大兴沟战斗的历史资料,展厅里还存放着当年县大队用过的部分武器的复制品。
灌云县将大兴沟烈士陵园作为德育基地,多次组织全县中小学生、机关干部来此祭奠、学习,还请王俊老人给孩子们讲战争年代的故事。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兰区: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园难”2021/09/07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