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补脑药能增强记忆力?
今年6月中、高考时节,补脑健脑的保健品总会旺销。商家号称,这些保健品能起到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等功效。

真相:对大脑功能没有促进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人的大脑在3岁时就已经发育完全,之后使用任何产品都很难产生促进发育的明显效果。补脑产品最多提供营养,保持大脑正常运作,不能促进大脑发育。任何一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如果超过人体所耐受的最高摄入量,它产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食药监总局也发文称,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具有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声称具有补脑功能的保健食品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06、酵素能“养颜”“排毒”?
今年夏天,各种各样的酵素又出没在朋友圈的微商广告,其宣称有“养颜”“排毒”“清宿便”“减肥”等功效。
真相:酵素是酶,口服难保持活性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说,酵素就是酶。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或者RNA(大部分酶都属于蛋白质)。当你口服酵素后,大多数的酵素都会被人体消化系统消化而失去活性无法发挥作用。说酵素能排毒、清宿便是没有意义的。
07、喝减肥可乐能减肥?
今年8月,可口可乐日本公司推出了一款号称可以减肥的可乐,并称这种可乐中添加了“难消化性麦芽糊精”,用来抑制脂肪吸收、稳定血脂,并且不会产生更多热量。

真相:5克膳食纤维撬不动脂肪
解放军第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表示,理论上说,减肥可乐在成分构成上还是有创新和进步。正常成年人平均每日建议摄入25克到30克的膳食纤维,一瓶减肥可乐中放5克膳食纤维,只能作为每日膳食纤维的一个补充剂量。减肥的关键还是取决于人们每天摄入的热量是否小于消耗的热量。
08、多吃脂肪,死亡率低?
今年9月,一些媒体进行了关于“柳叶刀PURE研究冲击膳食指南”的报道,提出《柳叶刀》所刊载论文得出:多吃脂肪,死亡率低;多摄取碳水化合物,增加死亡风险等结论。

真相:不要被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误导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表示,这些文章一是片面性,二是绝对化,根本没有剖析研究本身的明显局限性,不符实际地夸大了研究结果。
该论文数据样本来自中东、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18个国家的13.5万名受访者,跟踪了7.4年。81%的受访者只有小学和中学文化水平;82%的受访者是中等和重体力劳动者,少有涉及世界最富裕的地区。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许世卫:具体地指导膳食的规则,应在丰富的饮食结构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才是关键。
09、指尖陀螺是解压神器?
今年11月,风靡全球的指尖陀螺火到了宇宙――被送到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们的手中,完成了在太空中的第一次旋转。商家宣称它能帮助人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情绪,能帮助多动症和自闭症孩子集中注意力。

真相:对焦虑症只治标不治本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高兵教授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指尖陀螺能给人带来集中注意力和压力减轻的效果。
指尖陀螺容易让人对陀螺本身产生注意力,不能让一个本来注意力差的人变得在所有事情上都能集中注意力。至于减轻压力,也是指人们在观察陀螺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注意力转移达到压力的暂时减轻,并不等于玩了指尖陀螺就能够降低其他时候产生的压力。高兵认为,指尖陀螺并不能让人们更加专注,相反它会因占用认知资源,对复杂的认知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10、节能灯是“超级癌源”?
今年12月,一篇名为《科学家紧急曝光!这个华人家中每天都在用的东西,竟含恐怖致癌物》的文章被广泛转发。文章指出,节能灯紫外辐射会导致皮肤癌,节能灯里的汞会致人死亡,通电后会释放多种致癌物质。

真相:合格产品不会危害健康
中国照明学会专家工作委员会顾问、复旦大学教授周太明说,只要是合格的节能灯,都会把紫外线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15瓦节能灯的紫外功率仅为0.09瓦,并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照明室主任李自力指出,1只节能灯中只有几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灯里面,即使灯打碎了,也要几百只灯同时碎掉,并且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但现实中发生这样的事概率极低。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兰县坚定产业强县战略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09/08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