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援藏助推教育发展
五年以来,教育援藏工作的力度持续加大,内容和形式不断调整、丰富。2016年4月,按照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国教育援藏新模式——“组团式”教育援藏正式启动。
“组团式”教育援藏以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为示范、援藏省市学校为主体,以每10—50名教师组成一个团队集中对口支援一所中小学的形式,集中援助西藏20所中小学校,帮助西藏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示范性高中和标准化中小学校。这一教育援藏新模式将带动西藏其他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对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提升西藏教学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

图为清华附中援藏教师领队罗宗勇阐述援藏工作目标。(罗宗勇供图)
2016年,首批共有800名教师进藏,来自清华大学附中的罗宗勇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罗宗勇作为援藏教师领队来到林芝市第二高等中学(以下简称林芝二高)开展工作。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受援学校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援,双方能够更好地对接援藏工作,罗宗勇组织了两届“组团式”教育援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中与林芝市受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
会上他表示“我们将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管理改革,形成符合林芝二高实际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开展教育援藏工作,架起友谊的桥梁,发挥‘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的引领作用,实现真情援藏、实力援藏、精准援藏。我们将齐心协力、努力实践,尽最大的努力来做好受援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完成好教育部交给的援藏任务,保证不辱使命。”
今年9月18日,在“教育对口支援西藏暨‘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说,教育对口支援和组团式教育援藏的扎实推进,全面提升了西藏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有力助推了西藏教育快速发展。
据悉,目前,“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已在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市积累了诸多有效做法、成功经验,被西藏老百姓称为“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中国西藏网文/胡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