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北京食品小摊贩现状:高校、地铁站附近已不见踪影
2017-09-11 09:10:24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杜晓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记者探访北京治理食品小作坊小摊贩现状

  高校地铁站周边食品小摊贩不见踪影

  食品安全,乃民生之重。作为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小作坊和小摊贩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群众生活。然而,食品小作坊和小摊贩一直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由于食品小作坊和小摊贩规模小、分布散、卫生条件参差不齐、生产方式落后,监管难度大,其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加快对小作坊小摊贩食品安全进行立法规范的同时,一些地方不断加大力度治理食品小作坊和小摊贩,小作坊小摊贩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在北京街头实地调查走访,探访北京市治理小摊贩、保障食品安全的现状。

  高校附近清理食品小摊贩

  北京市民大西路附近有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高等院校,道路两侧有魏北、魏南等社区,学生与外来人口众多,这条街也成了著名的小吃一条街。

  “以前这两侧都是小店铺,卖冷饮的、开饭店的,干啥的都有。”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张鑫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到了晚上9点半左右,小摊贩陆陆续续到达民大西门两侧,开始经营,这些小摊贩有的卖麻辣烫,有的卖烧烤,小摊贩售卖的食品各种各样。”张鑫告诉记者,“这些小摊贩多是一辆电动三轮车加小桌子、小马扎,煤气罐、炊具都放在电动三轮车上,车旁边放一些桌子马扎,顾客可以在街边吃,也可以带走。”

  张鑫告诉记者,这种小摊贩的食品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你根本就不知道小摊贩是否会用地沟油,也不知道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是否有保障,这些问题可以算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问题就更多了,因为是露天经营,苍蝇、灰尘等等都可能附在锅碗瓢盆上面”。

  “不过,这种小摊贩现在基本都没有了。”张鑫说。

  记者了解到,从6月27日开始,北京市海淀区对民大西路开始进行整治,拆除私自搭建的店铺。

  记者在现场看到民大西路两侧在拆除的基础上立起了栏杆。

  施工工人告诉记者,8月30日开始装栏杆,整个街道都有,主要还是防止有人再次私自搭建经营。

  提起治理小摊贩后的变化,民大西门的保安告诉记者,“以前,到了晚上,那些摊贩都出来了,占了三分之一的马路,生意好的话半个路就全占了。现在好多了。”

  为了保持这一成果,当地街道办事处安排专人对街道进行监管。

  参与协管的段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是轮流上岗,一直到晚上12点,发现小摊贩就进行劝退,街道两侧的商户如果乱摆放,就会告诉城管执法大队,交给他们处理”。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