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新村筹建至今,已有9个年头。近500名村民并没有像当初预计的那样,分房到户。
“新房要分分不了,要住不能住。”村民刘建龙说。他在自家窑洞的内顶架起了粗壮的房梁,来抵抗塌陷。
村委会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由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察研究院出具的报告复印件。这份《山西省河津市杜家湾村大小丁家湾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显示,评估区位于河津市原天龙煤矿矿区内,2000年该矿发生瓦斯爆炸,随后停产。停产年代久远,地下采空情况无人知晓,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天龙煤矿井上下对照图,该区域分布着许多巷道,总体来看,此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为强烈。
报告还提到,评估工作人员曾接到居民反映,2005年前评估区内有地面裂缝分布,据此推测有地下采空区分布。此次评估将新村建设用地定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用土地适宜性被确定为“基本适宜”。“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地表不再下沉,只要查明采空区,并对采空区采取注浆治理,还是可以进行项目的建设。”
有村民质疑,明明是要躲开采空区,新村咋又建在采空区?
村支书马京华表示,当时搬迁充分征求了村民代表的意见,大家普遍还是愿意搬迁至村庄附近,山区人的思想是不愿离家,生活上习惯,种地也方便。
村委会提供了当年关于新村建设的情况说明,以及村里的搬迁调查表。表格显示,当年大丁家湾有68户人,66户表示同意搬迁,其余2户不同意,小丁家湾26户人中25户同意,1户未签字。2009年8月5日召开杜家湾党支部、村委及大、小丁家湾组长、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了搬迁方案。
“当年盖房,我们是签过字的。”村民刘伟田表示,因为搬迁心切,当年征求意见时自己签了字,“不认可也没办法,还不如把房子盖在上面,总还有几间破房在那。”
当时的“情况说明”显示,由于新址处于采空区,经城建部门专业人员多次测量设计,将采用“满堂红”的地基处理方式,确保新村安全。
村委会拿出的一份《建设钻孔说明》又给出另一种结论:两个孔钻探明,孔位地下煤层埋得很深,一处是地下283米,一处是地下287米,均属实煤田,不是采空区,“基本适合”建设新村。
对于这份说明,村支书马京华表示,“想不起来”是哪里出具的了。
此外,没有明确资料显示对地下采空区进行过注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