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以上基层打工者没有高温津贴
近日,有媒体发布了全国首份《户外高温劳动者调查报告》,针对全国8个城市和地区的建筑、环卫、快递、交警、铁路巡护、高空作业等行业抽样调查,调查日期为7月12日至17日,主要调查了户外工作者职业、工作时长、工作场所温度、高温津贴、高温福利发放等。调查显示,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35℃及以上)下平均每天在户外工作6小时以下的占49%,6-8小时占30%,8小时以上的占20%;有超过26%的高温户外工作者每月都会出现中暑症状;对于高温工作保障的有关规定,绝大多数人了解高温津贴,近四成人知道强制休息,但有12%的人不清楚高温津贴和强制休息。
《办法》第8条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37℃以上、40℃以下时,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35℃以上、37℃以下时,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等。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但调查显示,20%以上的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的八小时,主要集中在环卫、快递、外卖等行业。
有媒体报道,一项针对基层打工者的网络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称未收到高温津贴,其中快递人员比例最高。而工厂操作工、建筑工人、装修队和保安物业人员中,也只有30%人拿到了高温津贴。
据《人民日报》报道,6月以来,全国共有604个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新疆吐鲁番(49.0℃)、托克逊(48.8℃)以及陕西旬阳(44.7℃)等139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7月7日至15日,我国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南疆、内蒙古西部等地超过40℃。7月中下旬,南方也不甘示弱,重庆江津42.5℃、浙江桐庐42.2℃、安徽霍山42℃,中东部16个省(区、市)有59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今年,陕西西安异常高热。据报道,7月20日,45岁的农民工何贵平收工后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7月21日凌晨,另一位40多岁杨姓农民工晕倒送医后,不幸死亡。西安交大一附医院7月24日晚接诊7例热射病患者,3人不幸死亡,患者多为户外工作者。公开报道显示,截至7月25日,西安市至少已有6人因高温罹患热射病死亡,多为建筑工人、环卫工等户外工作人员。
不只在西安,近来多地接连发生多起农民工高温猝死事件。在为生命的不幸离去扼腕叹息时,更要对高温劳动者保护现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