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南派传销靠洗脑北派靠人身控制 落入陷阱怎么办?
2017-08-14 09:17:43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提醒

  发现亲友误入传销该咋办?

  8月5日,在太原读高三的小任致电本报,说感觉妈妈被人拉去做传销了,“她还花钱买了好多产品,就堆在车库里,也用不完,还一直买,想拉着别人也去买,咋说都不听劝,我该怎么办?”

  小任的警惕性很高,采访中,不愿意讲更多关于她母亲和父亲的情况。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上,记者没有找到她妈妈购买的产品“康”的注册记录。

  对此,记者咨询了和刘李冰一样同为反传销志愿者的梁星。他表示,小任的母亲误入传销的可能性很大,传销的特点之一,就是利用情感邀约亲朋。梁星建议小任和父亲一定要劝说小任的母亲,不要越陷越深。

  发现自己的家人或者亲友误入传销组织该怎么办,太原市工商局经检处负责人和反传销志愿者刘李冰、梁星给出了建议。

  1、如果是产品传销,建议先通过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处查询是否属于直销。产品传销的特点是,消费者先高额消费,然后再拉人头往下发展。

  2、发现亲友做传销,不要一味指责,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摆事实,讲道理,也可以求助反传销的专业人员来做。

  3、一旦亲友涉及交钱,要告诉他必须侧面了解是和谁交易,最好要求是对公账户,要求对方出示营业执照,掌握交易的证据。

  4、如果劝说效果甚微,要马上切断他的人缘链和资金链,破坏他的邀约市场,叫所有的亲朋好友不要去。很多人刚知道自己的亲朋好友在做传销时,顾虑家丑不可外扬,结果这个沉默让更多人上当受骗。

  5、异地解救时,一定要注意策略,不要透露具体到站时间,下车后马上联系火车站派出所的民警或者当地工商局,寻求帮助。

  此外,一些传销网站是在境外的,资金在账户上停留时间短,分散快,追缴难度大,即便被公安部门查处,也只能查获他们的市场团队。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关注资金流向,不要盲目参与。

  大学生还容易落入哪些陷阱?

  除了传销,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情时有发生,记者梳理了本报报道过的大学生容易上当的骗局,提醒广大在校生或者毕业生一定要警惕。

  1、兼职骗局。招聘“抄写员”“宣传员”,中介公司安排虚假“家教”,假招工,乱收押金,克扣工资。在没有入职前,以各种理由让你缴费的公司,也是骗钱。

  2、网络诈骗。淘宝刷好评兼职、支付宝套现遭遇骗局。请记住,刷单和支付宝套现都是违规行为,一旦被骗,维权很困难。

  3、大学生做“微商”陷入骗局。“微商”所谓的销售火爆,只是为了吸引人的宣传技巧,他们靠发展会员牟利行传销之实。

  4、电信诈骗。骗子打电话,自称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会把一笔助学金发给你,但要求先汇款到骗子账号。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