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既要有速度又要有质量,就必须下大决心整合力量整合资源,这里既有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有运行机制的创新,其背后,是政府从管理到治理的自我革命。”苏州市副市长、吴中区委书记金洁说,此前几年的“网格化”建设中,区人社、民政、治安等职能部门都在基层派驻了协管员,建起了自己的管理“网格”,初步统计有17个之多。这些大小不一、职能各异的“网格”既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也有无人问津的“死角”。现在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整合成“一张网”,把相关人员全部下派到最前一线,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网格做“实”。

做“实”必须做“细”。吴中划分了镇(街道)、村(社区)、片区三级网格。其中第三级网格的数量由村(社区)的两委班子人数决定,有多少人就分多少片区,每人负责一块。目前吴中高新区、木渎镇、横泾街道三个首批试点区域共划成67个二级网格、269个三级网格,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在这张细密的“大网”上,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每个网格配备“一长三员”,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任三级“网格长”,所有条线部门人员下沉至网格内任“指导员”,每个网格配备专业“协管员”、各类志愿者(“参与员”)。这些人构成了每个网格区域的“神经元”,基本做到了哪里有痛点哪里就有反映,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援手。

这个过程中,网格长通过“网格通”APP,管理、调度网格成员。同时,每个板块配备专职巡查员主动出击,在走街串巷中发现各类社会治理问题,通过“巡查通”APP第一时间上报、派单、处置,“精确制导”化解各种隐患。而这一切,都通过“领导通”APP实时呈现在各级领导手机上,“全流程”督办。

一个多月前,吴中区就在这张“大网”的基础上整合数字城管、便民服务中心热线12345、110非警务类警情等资源,成立了区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通过这个“中枢系统”对全区便民求助信息进行“一口受理、一体派单、一台运行”,彻底打破以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守一摊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