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唤醒“沉睡”的政府数据:拒流于形式 确保安全
2017-08-03 14:33:1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用得上

  数据开发要“接地气”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自己熟悉的第三方应用获取公共信息或服务。打开微信,可以查询社保信息和学历信息;打开支付宝,可以预约看病挂号和查询购房网签;打开百度地图,可以了解公交实时位置和公共车位情况。其中,截至2017年6月底,微信城市服务已经覆盖362个城市,累计服务3.3亿用户。

  通过接入利用各地政府开放的公交数据,某款实时公交软件已累计获得5000余万美元融资,覆盖全国78个城市,用户突破6000万人。

  2016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充分开发利用政府数据资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条件。

  据交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建立“出行云”后,政府通过平台开放数据,企业使用数据并反哺技术和服务,将实现政府与企业在数据、技术、服务多层面融合,充分体现和发挥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价值。

  但是,不少网友反映,政府数据虽然能在网上查到,可都是一串串抽象的数字和概念,普通老百姓根本看不懂,看懂了也不知道怎么用,开放了和没开放差不多。

  当前,不少政府虽然设立了数据开放平台,但是开放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流于形式。有的开放数据量总体偏低,不足以“喂饱”需求;有的数据已经加工过,无法被机器读取,成为无法利用的“死数据”;有的平台更新缓慢甚至停滞,远远跟不上新变化新发展。此外,数据能否免费获取、是否对访问用户“一视同仁”、是否允许用户自由利用和传播分享数据,对数据的开发利用也至关重要。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开放的政府数据要具备“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数据开放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让居民享受数据开放带来的便利。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智慧城市与智慧政府都要以人为中心,首先要解决人的感受,提高便捷感、安全感、获得感、公正感、幸福感。”

  今年5月,依托北京大学软件研究所研究成果开发的燕云DaaS平台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十佳大数据案例奖”。利用燕云技术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比如车辆违章查询、公积金查询、水电煤气生活缴费等等,能让“看不懂”的政府数据变得“接地气”。

  “数据只有与应用结合才能产生价值。政府开放的数据必须以应用的形式呈现给大众,才能解决与公众日常生活黏合度的问题。”北京大学软件研究所副所长黄罡教授说。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