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王洋。本人供图
攻坚克难,卓越源于每一次直面挑战的勇气
卓越背后,是敢于直面挑战的勇气和敢于攻坚克难的决心。由于在Financial Accounting课程上的小组作业,一篇投资报告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王洋的团队受邀参加普华永道举办的presentation挑战赛。对于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小组三人立即兴高采烈地准备起来。就像之前准备分析报告一样,他们分工搜寻网络上各种有用的信息,几乎把网上所有有关信息都看了一遍。为了在比赛中呈现出最好的展示,通宵研读、分析公司年报也是常有的事。
作为唯一由中国人组成的队伍,语言能力相对处于弱势,所以在增加模拟练习的时候,他们把演讲的内容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希望能凭借出色的分析能力拿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团队最终获奖了,普华永道对他们的分析报告的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们的分析水平已经达到了专业的咨询团队水平。这次的比赛经历让王洋强烈地感受到学术研究的乐趣,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也坚定了他在学术钻研中攻坚克难的决心。
“要做成一件事情是很吃力的,只有那些能在吃力中寻找到无限乐趣的人,才敢于直面挑战,把事情做好。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迫切需要专业型人才去推动,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如果没有在青年阶段学到真本领,就很可能导致以后在事业上根基不足。不管是大学的学习还是毕业后的工作、创业,都是学习的过程,学习肯定避免不了攻坚克难,只有能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找到乐趣的人,才能在这个行业持续地钻研,才能最终成就自己并且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王洋说。
孜孜不倦,成功源于每一次全神贯注的坚持
两年以来,王洋一直坚持着高效的学习和高度的自律。对于学术,他的骨子里总是透着一股近乎倔强的执着,认定一件事情就会做到极致。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经济模型他会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各种相关的论文进行阅读,不把这个经济模型理解透彻决不罢休。
“从来没有把忙碌的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充实的学习当成一种享受。”王洋介绍说,每天不停地来回于教室和图书馆,花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每节课都坐在前排,并用录音笔记录,回家再把课堂上精彩的部分重温一遍,这些声音比流行音乐更让他着迷。
“在国外,最后一年的学习很忙,我必须挤时间准备GRE考试,经常在来回学校的公交车上背单词,开始的时候总是觉得头晕,但为了自己的目标硕士专业,坚持了几个星期后便逐渐养成了在摇晃嘈杂的公交车上背单词的习惯;在课余时间我必须挤出时间刷GRE模拟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写作水平。”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坚持让他最终取得了目标专业要求的GRE成绩,四所世界名校的研究生offer就是对努力最好的诠释。
母校情怀,品质源于每一代江财学子的传承
回忆起在江西财经大学的时光,王洋非常感谢身边的老师、同学对他提供的帮助。面对选择的时候自己的阅历不够,他也曾经很迷茫,是班主任老师非常耐心地为他答疑解惑,也为他出国留学和出国申研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平时他也会和同学一起分享实习经历和面试技巧,交流对行业的看法,共同进步。
求学海外,不变的是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寄语母校时,王洋坦言自己有很浓厚的母校情怀,“江财是一所求知的学府,我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母校的支持和老师的栽培,在母校的时光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使人成熟的不是时间,是经历与思考。名校之路孤独而艰辛,我愿带着最初的梦想,一路向前奔跑。”最后,王洋在记者的采访笔记上写下了这一段话。(通讯员罗熠琦戴凡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