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辅导员:不少大学生心理未断奶 得用幼儿园招数
2017-04-24 16:38:18 来源:成都晚报  作者:白茹 李嘉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报告辅导员,我的饭卡掉厕所里了,怎么办?”“老师,我是您学生的前女友,您能管管我前男友吗?”……这些竟是大学生向辅导员求助的问题?日前,来自全省106所高校的106名辅导员在第五届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一较高下。最终,3位有研究生学历的“85后”辅导员拿下比赛三甲。23日,这3位川内高校“最牛”辅导员向成都晚报记者细数了大学生的三宗“最”。

  最奇葩

  脆弱学生

  “报告辅导员,我的饭卡掉厕所里了怎么办?”

  辅导员:按照新生手册里的流程再补办一张即可

  最普遍

  寝室矛盾

  男生打网游、开灯、嘶吼干扰室友睡觉

  女生爱个人卫生,却对寝室卫生无感

  最棘手

  失恋效应

  “老师,管管您的学生,我的前男友!

  分手了,他喝了酒还是跑来纠缠。”

  带脆弱学生

  得用幼儿园里的招数

  “拿了证书不加工资,但我必须考!”外形偏高瘦的薛蕾目前正在备考国家心理咨询师,虽仅有1年辅导员工作经验,说起话来却语气坚定。跟性格各异的学生打交道,她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少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还没“断奶”。

  

  去年9月开学后不久,一个新生给她打来了电话:“报告辅导员,我的饭卡掉厕所里了怎么办?”薛蕾一听懵了,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按照新生手册里的流程再补办一张即可,可求助同学不仅不知如何处理问题,而且明显表现出失落、沮丧。“从这个电话开始,我开始思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张亦弛遇到的问题更奇葩。一个刚入校2天的学生肚子痛,张亦弛把他送去医院就诊、输液,又送回宿舍。第二天早上不到5点,这名学生又喊肚子痛,在电话里问张亦弛:“老师,医生在哪儿?”张亦弛哭笑不得:“你在医院大厅里,大喊一声‘医生’,医生就出来了。”

  “我正在重点关注的一名学生,表现出心理脆弱的特点。”薛蕾说,今年上半年,留级学生小林转到了她所带的专业,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夜不归宿是小林常干的事儿。“学生的家长管住不,我找他谈话也起不了作用,这孩子不擅交流。”连续几周都找小林谈话后,薛蕾才知道,小林出生在雅安农村,家里还有个弟弟,母亲又常年生病。进入大学后小林见周围的同学阳光、开朗,慢慢地自己开始变得自卑,不爱与同学相处。“我不喜欢把家里的事儿跟别人讲,逃课、夜不归宿都算是逃避吧。”小林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他也不愿逃课,不愿一个人躲在网吧用游戏麻痹自己,可就是控制不住。

  “学生们的心理抗压能力,比我想象的弱很多。”薛蕾坦言,小林的事情对她触动很大,后来她跟同学和系里的老师商量,只要小林的出勤率高、作业完成得好就提出表扬;只要小林上课回答问题答得好,班干部就会带头鼓掌。“其实我很矛盾,这不像是带大学生,反倒像教幼儿园的小朋友。”薛蕾也明白这样带大学生的办法不可取,所以想去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以更专业的角度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