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一带一路”建设在东盟生根发芽(“一带一路”·互利互惠)
2017-04-18 10:07:3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中国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实际需求

  在去年9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东盟是中国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方向。中国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基础,又有中国—东盟对话合作20多年来打下的坚实基础,更有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实际需求。

  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国家自身发展规划,如越南的“两廊一圈”、柬埔寨的“四角战略”,对接更加深入。中国连续12年成为越南最大贸易伙伴,2016年以来,越中双边贸易总量迅速增长。柬埔寨商务部部长班守萨说,目前,中国是柬埔寨最大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国,双方在经贸投资、互联互通、能源资源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拓展,机场、港口、公路等一批基建项目陆续推进。

  “一带一路”给中国和东盟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是相互的。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布局东盟,不仅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同时也帮助中国企业建立健全本地区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全球产业布局中的地位。

  2016年12月28日,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成车间内,安邦项目最后一节列车按照计划成功落车,该公司年组装落车突破100节大关,这也标志着该公司生产制造能力再上新台阶。

  《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李天荣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制造业等领域具备优势,菲律宾可以从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中受益。

  “中国企业来到泰国,丰富了产业链和供应链,增强了两国经济的黏合度,尤其是我们园区的汽配业。”徐根罗说,中国汽车生产厂家投资泰国,实际上也是在为中国汽车整机厂赴泰投资打产业链上的前阵,为未来中国汽车品牌投资泰国逐渐形成商业生态圈做准备。

  “一带一路”建设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正在东南亚地区生根发芽,内涵不断丰富。过去两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创建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自贸区升级谈判全面结束。柬埔寨金边王家大学国际研究系主任尼克·占达利认为,澜湄合作是带领区域发展前进的新的合作机制,已经成为南南合作实践的典范,为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处理共享资源树立了样板。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子商务、金融、中医药“走出去”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不错成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带一路”已成为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与东盟本就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期待后劲十足的“一带一路”建设继续发力,续写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新篇章。

  (本报曼谷4月17日电)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一带一路·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