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调查:根除“医托”有多难?身份隐蔽 取证难惩罚轻
2017-04-01 11:07:00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根除难:取证难、惩罚轻

  在河南郑州一些三甲医院附近,经常出现医托行骗的情况,但由于取证环节难度大、法律处罚力度小,这种医托屡禁不绝。医托不仅仅是骗钱,更严重的是延误患者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河南最大的三甲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里的保卫处处长陈春安表示,为保护患者权益,他们一直加大对医托的打击力度,仅最近几年就抓住医托200多人次,这些医托往往跟黑医院有利益勾连:“医托本身身份比较隐蔽,很多时候辨别不出来。我们需要站到旁边仔细听,如果是这才能逮他。我们自己没有执法能力,都交派出所。一般不罚款,最多可能判几个月,有时拘留个十天半个月,震慑作用达不到。”

  福建建瓯市市立医院王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对医托的处罚大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罚款和行政拘留应该是主要手段。即便医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防范,但与医托行骗获得的收益相比,违法成本还是太低。

  更令人心寒的是,一些医院的医生为了牟利,自己本身就是医托。王主任说:“我们本医院医生挖自己墙角介绍出去的也有,如果是本院医务人员,患者当然更相信。”

  叶世荣是安徽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一名便衣保安,他和搭档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医院的各个角落观察留意“医托”的出现,用他的话说,他就是医院里的“反扒便衣”。叶世荣告诉记者,医托通常都是在病人排队等候区以帮忙排队、闲聊等理由先拉近乎,然后借机介绍专家门诊和特效治疗等将病人骗到外面的黑诊所和小医院。

  为了更好的打击防范“医托”,避免患者遭受损失,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除了安排便衣保安、加强保安巡逻,保洁员监督,设立举报投诉箱等,通过电子屏和窗口醒目位置张贴“提示防范医托”等方式加大对病人的宣传,对医托起到警示作用。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部护士长提醒广大病患,面对“医托”的招术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搭理陌生人,要相信信誉好有实力的大医院,不能病急乱投医、更不能因小失大。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