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临汾二氧化硫超标 官方:超7成污染来自散煤燃烧
2017-03-30 09:38:4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惨痛的代价

  2月21日,张文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当前企业偷排、违排情况,目前,我们认为做到位了,有常态监管,目前未发现偷排偷放问题,特别是主城区。”

  然而,2月27日,民间公益环保组织“好空气保卫侠”发布的临汾大气污染源排查第二次通报显示,20日、24日两天仍然有潞安集团隰县煤业锅炉烟囱冒黑烟、临汾晋能焦化有限公司料场苫盖不到位、熄焦塔烟气浓度偏高、襄汾新金山特钢有限公司料场抑尘设施尚未完工等诸多问题存在。

  其中,临汾万鑫达焦化、晋能焦化、新金山特钢等在当地环保部门的“黑名单”上,早已“榜上有名”。

  作为民间公益环保组织,“好空气保卫侠”在2014年就开始对临汾主要工业污染源展开第三方调查。2016年至今,该组织先后4次深入临汾周边进行环保问题调查,并两次发布“霾战临汾”大气排查第三方调查通报,同时向环保部督察组、临汾环保局进行反馈。

  在该组织发起人赵亮看来,临汾市环保局在此次事件中,只是被推向风口浪尖的部门,关键在于此前政府对于环保工作不够重视。近两年临汾的空气质量不见改观,反而持续恶化,一方面是自然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一方面是监管不力。

  全国两会期间,临汾市委书记岳普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临汾在发展理念上有偏差,片面强调GDP,追求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没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跟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有关系,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占到整个临汾工业经济近九成。

  他同时表示,受华北大范围重污染天气和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临汾冬季少雪,气温偏高,容易导致雾霾形成。加之地形特殊,两山夹一河形如一个盆地,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第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煤焦冶电等资源性产业集中,导致空气污染物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还有一个原因,进入冬季取暖季后,市区大量使用高硫煤、散煤,增加了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污染令临汾付出了惨痛代价,据了解,仅从去年11月以来,受几次环境预警影响,企业停产、工地停工,临汾GDP损失30多亿元,增速放缓了2.8个百分点。

  “由于一些历史欠账,工作做得不到位,我们需要知耻后勇、背水一战。”张文清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