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马达加斯加总统埃里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埃里举行欢迎仪式。这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埃里总统夫妇合影。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当然,领导人的会晤也不局限于“一带一路”一个话题。
比如,在与克里斯琴的会谈中,双方还谈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太平洋岛国事务等问题;
比如,会见普拉昌达时,双方还谈到了人文交流、贸易投资、旅游合作等。普拉昌达还表示,尼泊尔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决不允许任何势力在尼领土上从事反华活动。
再比如,与埃里的会谈中,双方还谈到了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调等。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习近平主席当天的三场外事活动,有两场是会谈,一场是会见。差别在哪儿呢?这里可以普及一点外交知识:一般说来,会谈是在级别对等的领导人之间进行,不同级别领导人之间,往往是会见。
但其实吧,不管是会谈还是会见,也不管面对的是来自什么地区的领导人,咱们的基本精神都是一致的——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也正印证了习近平主席同克里斯琴总统会谈时所说的这句话:“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应该相互尊重,和平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记者刘华、郑明达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信公众号报道)
责任编辑:孙岚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