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女,47岁,小学特级教师
我现在带不少学生在家里管教,但这不是我的初衷,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孩子。起初,妹妹和弟弟工作忙,看我是老师,就托我教育孩子。没想到这几个孩子都被我管教得有模有样。从此,不相干的人也找关系将孩子送给我。特别是我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上特级之后,给我送孩子的就更多。开始时,他们都客气地送些礼品,后来我干脆象征性地收些费用。但这样一来,压力就大多了,节假日几乎全身心扑在这些孩子身上,既要承担教育责任,还要承担安全责任。更要命的是,这事还不好跟外人说,因为家教现在还是个不光彩的行为。
孙某某,男,36岁,中学一级教师
我是教数学的。你知道,数学是高考主科。而我们学校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低下,每年都没有几个能考上大学的,更别谈什么升学率了。当然,这种状况也不能怪我们学校和老师。我们学校连市示范高中都算不上,无法享受到政府的许多优惠,特别是招生方面的倾斜。每年高中招生都是省市示范高中先招,剩下的才是普通中学要招的学生。可想而知,这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最终能有几个考上大学?面对家长、学生期盼的眼神,我不得已给几个学生“开小灶”。想不到他们数学成绩竟然普遍大大提高,最后都金榜题名。结果求补的人越来越多。我只好顺势而为,偷偷开班补习。现在我彻底甩掉清贫的帽子,买了车又买了房。
翟某某,男,51岁,中学高级教师
教书几十年,别的没有什么自豪的,唯有赢得不少荣誉还值得骄傲:“优秀工作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等。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也正是这些荣誉让我受苦不浅!荣誉多了,名声也就响了;名声响了,求你补课的也就多了。没想到这一补,让我麻烦不断:先是有“红眼病”的同事举报,使我在领导面前挨了批评;后来有家长举报,上级又给了我处分——这位家长之所以举报,是因为我没能保证他孩子考上大学。可谁敢下这样的保证?一段时间里,我就好比过街老鼠,战战兢兢。经此打击,我彻底与家教告别。可至今我不明白的是:家教是两厢情愿的事,既没触犯国家法律,又在自己职业范围,何错之有?
当然,也有教师的有偿家教确实做得过火过激,完全超出了职业道德底线,甚至国家法律底线。比如,直接宣传、拉拢或诱惑学生,进行家教;有的变相强迫学生进行家教。比如,课堂上不讲或少讲,有意留作家教课上讲,想以此吸引更多的人上门求教。笔者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位老师开学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出一张很难的试卷,结果很少有人及格,唯独在他家补习的几个学生考了满分——因为他们事先都做过。这位老师无疑是在用欺骗的手段夸大家教的作用。这样的所作所为,当然令人不齿,主管部门加强有效监管和打击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