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记者沿街调查:共享单车屡遭毒手 “死法”千奇百怪
2017-03-06 10:26:24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对话

   “破坏的原因是人为的”

  对话人:某共享单车公司客服

  在采访中,大多数用户对这种肆意破坏公用交通工具的行为表示气愤和反对,针对这种现象,北青报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拨通了某共享单车公司的客服热线。

  北青报:目前大量被损坏的车辆由谁修?

  客服:我们公司定期收集各种被损坏的车辆,集中维修处理,更改密码,然后再进行投放。

  北青报:既然很多单车都存在破损的危险性,如果用户使用时发生意外怎么办?

  客服:我们公司都为实名认证的用户投了意外保险,一旦发生意外,合法权益能得到保障。

  北青报:对于如此多的被破损的单车,你们是否有调查是谁的所作所为?

  客服:我们调查过,损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但具体是谁做的无可奉告。(文/实习记者裴剑飞)

  说法

  共享单车暴增售后服务不能降低

  针对共享单车屡屡在街头遭到破坏的现象,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近一段时间,特别是进入春季以来,共享单车迎来暴增,数量呈几何数增长,在商家不断用数量占据市场的时候,售后服务也要成比例增加才行,不能因为数量的增多而降低车辆安全使用的状况。

  陈音江说,共享单车屡遭破坏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商家投入的车辆越多,维修率自然会增多,这就需要提供服务者的商家在增量的同时,更要增加售后服务的力度。

  消费者花钱用车,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乘的共享单车就是商家应该履行的服务义务。但现在看来,一些商家在售后上的服务投入,显然没有跟上车辆投入的速度。而且随着共享单车市场占有率的稳定,谁的服务更好将成为留住消费者的关键。

  “车辆无法使用,消费者会进行保修,一辆车长期停放在一个地点无人问津,这些都能够通过系统和定位获知信息,维护队伍充足、到位,应该不是问题。”陈音江说。

  除了售后服务,陈音江认为,在注册条款和车身上向消费者明示车辆使用注意事项也十分必要。现在的共享单车车身上除商家的LOGO外,没有任何使用提示。这都不利于消费者对车辆的保护和使用。

  针对车辆被破坏,他还建议,商家可以从车辆的设计标准入手,推出适应共享单车骑乘特点的新标准,如设计成实心轮胎,减少扎胎带来的维护;设计不易拆卸的车轮等。(文/本报记者王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