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种卿)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预付式消费调查体验结果,列举了19类预付卡消费的违法违规案例。调查显示,12%的商家表示预付卡不能退卡、也不能转让,还有近45%商家不允许退卡但可以转让,却需要收取高额手续费。其中,健身行业问题最突出,有近半商家须在收取转让费的情况下转让。

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预付式消费调查体验结果。中新网种卿摄
2016年下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了“预付式消费”调查体验活动。调查涵盖北京、上海、广州、长春、南宁、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和济南等10个城市,涉及美容美发、教育培训、洗车、洗衣和健身等5个行业。
依据消费者办理预付卡的不同环节,商家预付卡的问题分为八类:办卡前,存在诱导消费和经营主体不合法;办卡中,主要考察霸王条款;办卡后,包括强制服务、虚假宣传、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变相涨价、降低服务质量以及擅自中止服务等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行为。

各类预付卡问题发生率。
其中,诱导消费和经营主体不合法的问题较突出,将近一半商家都存在这两类问题;霸王条款问题率其次,达到24.2%。
调查显示,四成多商家存在诱导消费,巨大折扣和免费体验是两大杀手锏。近九成商家存在口头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预付卡的行为,给消费者制造一种“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的假象。
商家善用的三个典型推销手段分别为:限时抢购型,优惠折扣有时效性;众人拾柴型,引导消费者拉拢朋友进行多人同时消费,如广州的苏卡造型中心表示一个人消费打六八折,两个人同时消费打五八折;新老都爱型,针对新老顾客采取不同的优惠措施。
在调查中,经营主体不合法成为另一大问题。调查发现,经营主体不合法总体问题率达到46.0%,主要存在卫生许可证和经营场所使用期限的展示度低、商家超出其合法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问题不少美容美发和教育培训存在超范围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