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记者李慧思摄
各地如何应对?
——追究到责任人,增加停产企业清单
针对此番督查行动中环保部长不打招呼直奔企业,以及督察组发现的有关问题,有媒体评论称,“不打招呼”显然要比打招呼的压力大,取得的效果也要好很多,但问题在于,如何保障“不打招呼”的压力切实传导下去?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在环保部展开督查至今,陆续有地方政府采取相应措施。
据山西省环保厅官网消息,山西重点督查各市对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情况、是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集中攻坚解决等问题,并强调,本次督查将按照铁腕治污行动包市督查要求,对典型案件不仅要查处事,而且查处人,追究每个环节责任人。
北京方面,据北京市环保局官网消息,丰台区委对环保部空气质量专项督查作出部署,区委要求,对照督查任务清单,开展自查整改,聚焦重点地区,严防问题反弹,对未按时间节点整改落实的要严格追责。
济南市政府在接受督查后表示,将积极整改。其中,针对未按要求将铸造、水泥粉磨站等企业列入季节性工业企业停产清单问题,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已向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再次报送实施季节性生产调控措施工业企业名单的紧急通知》,目前报送的调控企业名单已增加至135家。
责任编辑:孙岚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